致力于做对您最有帮助的总结网!总结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范文 >  其它总结范文 > 内容页

找好人事迹材料5篇

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时候需要注意格式正确,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难免都会遇到写事迹的情况,下面是发发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找好人事迹材料5篇,感谢您的参阅。

找好人事迹材料5篇

找好人事迹材料 篇1

这个冬季不同寻常,天气异常寒冷,有那么一群人每天身穿橙色马甲,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为居民所思,用情为居民所做”,为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丝的温暖。他们就是老百姓的知心人——网格员。“一个人,一方格,一个包,一支笔,一个本,记录着社情民意;一张嘴,一双眼,提供着全科服务。”

她叫张月林是莱山经济开发区锦绣家园第六网格一名普通网格员。进入社区从事网格工作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从最初的不知道从何做起,从哪做起,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信手拈来。从不被辖区的居民配合理解,到现在的连声感谢、积极配合。下网格、进家庭,无论去哪里,她都随身携带着网格日志,把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记录下来,每一户家庭信息我都详细记录好。如今,她能将网格内每家每户的基本家庭信息铭记于心,不需要翻阅底册就能脱口而出,真正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接到防控疫情的通知后,张月林迅速到岗,和同事们一起投入到工作中。每天一早对她所负责的家庭住户进行逐一摸排走访,来不及休息片刻,就开始整理上午的摸排资料,并及时发回社区平台,午饭经常是用一碗泡面解决,随后继续下午的摸排工作。全面核酸她又化身医护人员的“贤内助”扫码、询问、封管配合默契。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小区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虽然大多数群众都能理解和支持,但偶有小冲突也在所难免。婆婆到医院检查甚至住院手术她都没有到医院一步,自己经常歉意的说等忙完了这阵给老人买点好吃的补偿一下。家里二宝还小只能求助自己的母亲。母亲不但要照顾自己年幼的孩子还需要照顾脑淤血后遗症的爸爸。每每说到这里她就感觉挺愧对家人的。

网格员如同城市的“织网者”,扎根在最基层,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可以说网格员是离老百姓最近的服务生力军,收集社区民意的“顺风耳”。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作为一名基层网格员,她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严谨务实、勤奋进取、兢兢业业,以坚持诠释一名社区网格员的责任与担当。

找好人事迹材料 篇2

杨德品,男,汉族,家住施甸县老麦乡杨柳村寺后组。一个没有上过一天学的52岁盲人,眼睛里只有黑色,面对重重困境,他却依然昂首阔步,微笑着面对生活,勇敢地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在黑暗中用超出血缘的孝爱亲情书写着人性光辉。

八个月大,从坝区到山区

1963年4月,杨德品出生在由旺镇木兰村的一户普通人家,12月的一天,家里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正是老麦乡杨柳村寺后组杨水荣、余正英夫妇,由于夫妇俩先前生过几个孩子没到一岁就都夭折了,所以这次来目的是领养杨德品。就这样,八个月大的杨德品被养父养母带到了新家。

八岁患眼疾,双目失明

一转眼,杨德品来到新家已有八年,虽然当时的家庭生活是苦了些,但是杨德品八年的童年生活还算开心。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天,杨德品对父母说他眼睛痛,父母当时就急了,连忙把他送到大队联合诊所找医生看,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太差,医生看了之后也没说出导致眼痛的具体原因,父母只好带着杨德品回家了。回到家后,杨德品整整睡了五天,第五天的一个早晨,睁开眼睛,突然眼前一片黑暗,父母这才发现,这个可怜的孩子双目失明了。虽然到了上学年龄,可是由于双目失明,当同龄人都开心上学时,杨德品就只能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杨德品一天天长大,到了婚嫁年龄,可是像这样一位盲人且家庭困难,又有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他呢?所以,至今杨德品还是孤身一人。他总说,上天还是对他好的,虽然眼睛瞎了,却让他健康地活着。

母亲摔跤变瘫,失去生活一大支柱

母亲是家庭生活的一大支柱,20__年的一天,家里没有做饭的柴火了,杨德品当时83岁的老母亲余正英就背着篮子到山上打算找些柴火回家做饭,由于年纪大了,在背柴火的过程中不小心伤到了腿,回到家又因下雨地面太滑,又在自家院场重重地摔了一跤,把髋关节给摔断了。由于家里太穷了,没得到正规治疗,从那时起,母亲余正英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由当时已经80岁的老父亲杨水荣照顾,父亲到地里干农活时,总会带着杨德品去,指导他做些简单的农活。虽然日子依然困苦,但是父子俩干完农活回到家里,看到母亲总微笑着看着他们,他们的内心却是快乐的。他总说:“听见父母笑,我就开心了。”

父亲病逝,肩负起家庭重担

,父亲突然病逝,无疑给这个本来就困苦不堪的家庭雪上加霜。自父亲去世后,杨德品就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家里、家外、照顾母亲都由他一个人打理。

在村里还没有自来水的时候,杨德品常常在晚上12点以后去村里的一口井里挑水,从杨德品家到井边必须经过一条进村公路,白天车多人多危险,所以杨德品只能选择晚上去,常常摔得鼻青脸肿。母亲见了每次都哭,母亲说他爱笑,尽管摔得很疼,可是杨德品总会微笑着安慰她说:“妈,不疼,不疼。”

提起干农活,父亲去世了,去地里只能靠自己,所以杨德品只能在去地里的路边或是地边放个石头做记号,以防走错。每逢雨水季节去地里干活,是最让母亲心疼的事。常常在地里干着活,突然就下起大雨,杨德品就只能站在地里任雨淋,他也想找个避雨的地方,但是由于眼盲,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哪里可以避雨。

11月份,家里没做饭的柴火了,杨德品就到离家1公里的地里去砍长在地边3米多高的核桃树。连爬了好多次都没爬上去,杨德品就在树干上砍了好多阶梯,最后才爬了上去。他一边摸索着一边砍,突然一不小心砍到了左脚的大拇指,由于眼睛看不到,他自己以为伤的不严重,所以还是坚持继续砍余下的树枝。后来,有村民去地里干活,看到他在树上,而且树干上和地上有好多血,就告诉他脚趾伤的很严重,他这才从树上下来,去村卫生室包扎。在他脚受伤疼得厉害的时候,他也从未喊过一声,在家里,他依然像往常一样,把每顿饭做好,端到母亲床前。

这次受伤后,母亲很不放心儿子一个人去地里,杨德品也担心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所以他们家的地上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母亲坐在田埂上或柴草垛上,陪着在地里干活的儿子说说话。干完活,背上的母亲再指引着儿子回家……

村民们都很感动,经常替他到地里干农活,他也懂得知恩图报,经常帮助邻居做些轻巧的活,比如掰玉米、剥核桃。

由于家里太困难了,杨德品母子俩一年到头舍不得吃一次肉,他在家边的菜地里种了些蔬菜,他说自己种的蔬菜就够他们母子吃了。他在地里种的两亩玉米收成还不错,打算养上几只鸡,自己用石磨把玉米磨成面,等母鸡下了蛋,再孵出些小鸡。这样,母亲就能够吃上鸡蛋和鸡肉了。

遵从母亲心愿,放弃住进养老院

邻居们都说杨德品喜欢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从来不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始终保持微笑。

杨德品母子虽然纳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但生活起居困难的情况让大家牵挂,民政、残联等部门也为他们安排了入住养老院,这样母子俩的生活算是有了着落。可当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时候,母亲心里却不愿意离开,她只想在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里度过余生。细心的杨德品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却能感受到母亲的焦虑,他不愿母亲为难,微笑地婉言谢绝了大家的关心。他说:我看不见,我妈就是我的眼睛;我妈走不了,我就是妈的双脚;妈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我在哪里,都不会让妈饿着,生活再难,也要笑眯眯地走下去……

这个目不识丁的盲人,因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让生命有了内涵;因为善良,让岁月温暖而绵长。孝,或许就是面对困境微笑前行的依靠!

找好人事迹材料 篇3

在得知物流xx班何静同学不幸患上恶性淋巴瘤后,高职全体师生都深感震惊和惋惜。大家立即行动起来,上下一心、纷纷行动,以各种形式关心和关爱何静同学。

在学院领导和学生办老师的带领下,相关行政人员、班主任以及学生干部多次走访何静的家庭了解情况并送去补助金,并上门、上医院现场办公,为何静办理住院与大病门诊手续,在最短时间内为病人办理门急诊费用报销和商业保险。

但高额的治疗费用依旧使何静家庭不堪重负。为帮助何静度过难关,学院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宣传﹑动员﹑捐款等系列献爱心活动。学院团委学生会向全院同学发出爱心捐款倡议,积极组织各班进行募捐。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各班级班干部纷纷带头捐款。在他们的号召带领下,广大同学也积极投入到捐款队伍中。其中,何静所在的物流xx班同学捐款额合计达5500元(其中班主任胡雯雁个人捐款1000元)。轮机xx班的王瑞琪同学在忙于办理出国留学手续时,得知了何静的情况后专程赶到学校捐上500元;许多同学为了表达他们对何静同学的关怀,还特地送上了班级同学签名并写有祝福语的贺卡,祝愿何静早日康复,回到学校。全院上下涌动着暖暖的爱心热潮。而学院教职工也踊跃捐款、奉献爱心。同时,学生会文艺部还举办了《让爱托起明天的太阳——爱心募捐活动》文艺汇演。在捐款现场,何静父亲也特意赶来表达了谢意和何静战胜病魔的信心。团委公益部利用世界红十字日的契机开展了关爱生命、奉献爱心的大型签名活动。当天共有二百多名师生到活动现场签名、写祝福语。团委干部还特意制作了150张爱心卡,请现场参与活动的老师、同学们在爱心卡上写上祝福和愿望。这150张爱心卡随后串联制作成大爱心送到了何静手中。活动现场还筹集到了部分捐款。很多同学在参加完班级捐款活动后,再次到活动现场捐款,令组织此次活动的学生干部们都感动不已。最终的捐款额达29,419.10元。

何静同学所在班级----物流xx班的全体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每周都安排同学到医院以及何静家中探望,与何静聊家常、谈生活、叙友情,鼓励她不惧病魔、积极治疗,最终战胜癌症。班级团支部、班委会分头出海报,介绍何静病情以及阶段的治疗情况,并号召全院同学用实际行动一起鼓励和帮助何静;班级女同学们则利用课余时间折出999颗幸运星和千纸鹤以及祝福卡等送到何静手中,令她感动不已;平日晚上,同寝室女同学便会准时打电话给何静,与她聊每天的学习和生活,而何静这时也会准时等侯在电话一旁。她说,她想念同学,想念学校的生活,与同学们在一起的日子才最充实和快乐。

在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之际,为了帮助何静顺利通过考试,物流xx班团支部、班委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委派班级里的学习骨干为何静同学上门辅导各门学科。何静家路途遥远,同学们每次探望或者辅导之后,回到学校后都将近七、八点钟。但同学们毫无怨言,为了何静早日康复、早日回校,同学们宁愿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也要为何静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在此同时,学院领导也考虑到何静的特殊情况,决定为何静同学的期末考试专门开通绿色通道----送考上门!何静同学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因为虽然那时已经历了5次化疗,但何静恢复情况良好、精神状态也佳,所以也迫切希望能如愿参加考试。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帮助,何静顺利通过各科考试。

暑假期间,为了保证何静同学每两周一次的住院化疗,班级班主任调整好自己的假期安排,确保每两周一次上门了解情况,并为何静按时办理医保手续;学院领导和高职办领导也经常嘘寒问暖,通过班主任和同学及时了解何静的医治情况;何静同寝室的同学假期里也抽空到何静家中探望、慰问,令何静家长感动不已。

临近国庆、中秋佳节之际,班级团支部书记带领其他几名班干部特地代表班级到中山医院看望化疗中的何静。十一长假中,班主任和同学们也抽空打电话慰问何静,嘱咐她好好休息。

面对来自学校和班级这个大家庭成员们的关怀,何静及其父母都非常感动,特别是何静!她说,在长达半年的治疗时间里,每次做化疗虽然都很折磨身体和意志,但只要一想到老师、同学们的关爱,心中就充满感动和幸福!她说,离开学校这么长时间,她是多么想念大家、想念校园!真想早日回校学习,和大家一起备战英语四级考和计算机等级考。

找好人事迹材料 篇4

浚县公安局新镇派出所所长李振鹏

坚守4天4夜抗洪救灾

“对不起,爸爸没能遵守承诺;因为守护好新镇的父老乡亲平安是我的责任!”

7月21日晚,暴雨如注,短短几个小时河水水位迅速上涨,位于卫河河畔的豫北名镇浚县新镇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浚县公安局新镇派出所所长李振鹏接到暴雨预警后,迅速带领全所民警、辅警开展抗洪抢险工作。

鹤壁市境内遭遇连续强降雨,浚县新镇镇境内的共产主义渠和卫河水位猛涨,加上上游河流分洪泄洪,泄洪区几十个村庄的群众亟待转移。李振鹏闻汛而动,向全所民警、辅警发出号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急难险重面前,人民警察责无旁贷!当务之急就是把群众一个不少地转移到安全地带。”

“奶奶,请放心,只要人在,家就在,咱要相信党和政府,您在这里安心住下,缺什么我给您置办。”

在该镇新北学校的安置点,李振鹏紧握着一位老人发抖的双手,安抚好老人的情绪后,继续投入到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中。一个昼夜未眠未休,截至7月22日凌晨,新镇镇辖区内14个村庄2000余名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

大雨一波未停一波又起,受强降雨的影响,7月22日晚,卫河彭村段突发决堤,河堤口头宽度达到40米,情况十分危急。“走!我们动作麻利点,去河堤两边把警戒线拉起来。”带着两名民警,李振鹏一行人迅速出发赶往卫河彭村段决堤口。刚刚靠近河堤,见到不少群众在围观,李振鹏见状赶紧带着其他民警上前劝离。“洪水期间,不要往河边凑,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有生命危险!快点回去……”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李振鹏一遍又一遍地劝离围观群众,他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对群众一遍一遍地解释、提醒,包括李振鹏在内的百余名民警经过70多个小时的艰苦鏖战,维护了新镇卫河大桥交通顺畅,使救灾抢险物资快速有序地进入抢险堤段,在强有力的保障下,决口于7月26日凌晨2时终于成功合龙。

完成任务后,李振鹏根本顾不上休息,又配合党委政府第二次有序转移了20多个村的群众。

因为镇里停水停电,李振鹏已经4天4夜没有联系到家人了,4天前,小儿子给他视频通话问:“爸爸,我好想你,你什么时候回来呀?你不是说带我去北京看毛爷爷吗?”他只能愧疚地对孩子说:“对不起,爸爸没能遵守承诺;因为守护好新镇的父老乡亲平安是我的责任!”

找好人事迹材料 篇5

杨丽华,女,现年37岁,曹家镇栗新村人,祖籍江西省赣州市,1999年与大她11岁的栗新村吴雄初结婚。婚后育有一男二女,两个人恩恩爱爱,和和美美,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是一个幸福的好家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4年,一场灾难,无情地砸向了这个本来就幸福平和的家庭,砸向了温柔体贴的杨丽华身上,砸向了三个幼小孩子的心灵,温馨的港湾就此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丈夫吴雄楚在一栋高楼贴外墙砖时,不慎失足从23楼坠落到11楼,还好被一个障碍物拦在了11楼,否则不可想象了。但是丈夫被摔成重伤,多处骨折,颈椎五六节脱落,脊髓严重受损,腰椎盘变形,最终导致上下肢瘫痪,无法行走,酿成了终身残疾,真是一失足成千古“痛”。

一个30多岁的女子,面对晴天霹雳般地打击,换作一般女子,是无法接受的,也无法支撑的。也许是爱情的鼓舞,也许是母爱的驱动,也许是孝心的萌动,杨丽华女士用顽强的意志,耐心,诚心,爱心,坚持了下来。全家人的生活起居和所有的重任,都别无选择地落在了她柔弱的双手上和肩膀上。闭上眼睛都能想象,等待她的会是多么艰难的情景,会是多么严峻的考验和煎熬。为丈夫端屎端尿,洗澡,擦背,半夜三更要翻身,造成她经常失眠,头晕脑胀,还要喂丈夫的饭。五年来,天天如此。由于要照顾丈夫,五年才回了两次娘家。但娘家的父母亲很理解支持她,也很有家教,从小对她一直要求严格,教育有方,父母亲的支持使她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了下来。

除了丈夫瘫痪了,她的婆婆也是一个需要她关心和照顾的对象。婆婆是一个间歇性精神病人,经常外出不回家,真是操碎了杨丽华的心。每次都是她挨家挨户爬山涉水找回来的。一次,婆婆失踪了,找遍了附近的村子,找了好几天,没有音讯。杨丽华心急如焚,茶饭不思,精神萎靡,她真是太难了,焦急的同时还需要照顾病恹恹的丈夫?,早上五点还要给子女做饭上学,公公现年76岁了,身体也不好,也是需要杨丽华照顾的对象。过了半个月,终于得到消息婆婆流落到了安化县梅城镇,她立即租车赶到了梅城,找到了心爱的婆婆,这时,她抱着婆婆伤心地哭了……

有一股暖流叫感动,总有一个故事叫奇迹,总有一种事业叫传承,总有一种感叹叫做孝心无价。?孝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美德,古往今来都流传着一句话百德孝为先,几千年来,一个又一个故事带给我们不断的感动,我们在体会亲情接受感动的时候,也会由衷地感叹,爱!杨丽华爱的故事,感动天地,响彻山河!

杨丽华家是贫困户,由于要照顾全家,无法外出打工,家徒四壁,无任何经济来源,丈夫天天要吃药,一个月要2000多元,全家的一切开支,纯粹就是靠政府救济的低保金,一个季度仅3100元。被迫无奈,只好让刚刚高中毕业的儿子放弃上大学的美好愿望,去长沙打点零工,解决点零星开支,但这对于家里庞大的开支来说,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在问到她是否对政府的政策满意时,她说:“感谢政府对我的帮扶,幸好有低保金,否则我家就雪上加霜了,但致富还得靠自己,靠自己自力更生,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我虽然家庭遭遇不幸,但我不灰心丧气,不向困难低头,愿与丈夫白头偕老,共度难关,愿永远与家人不离不弃……”

当今社会,年轻人都乐于贪玩,乐于享福,乐于牌桌,乐于灯红酒绿的逍遥。一个37岁芳龄的女子,特别是跨省籍的女子,换作少数别人,遇到这样的灾难和长久的困难,肯定会选择退缩,选择新的生活,甚至选择抛夫弃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但从江西嫁过来的杨丽华,没有选择离开丈夫和孩子,而是主动担当,主动承担责任,用自己的良心挑起了一切不幸。

据村干部和群众反应,杨丽华不但是最美媳妇,最美贫困户,而且邻里和睦,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多年来,没与任何人吵过嘴,受到全村群众的称赞。

她丈夫吴雄楚欣慰地说:“我这辈子遇到了不幸,但是遇到了一个好妻子,如果没有她,我无法坚持下去,全家不可想象会是什么情景。现在虽然没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有了她无私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这辈子心满意足了,我真是三生有幸,天赐良缘啊。希望全社会多出现我妻子式的好媳妇……”。

是的,杨丽华的事迹,品德,精神,会永远感动,激励和鼓舞着许许多多的人,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她学习!

TAG标签: 同学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