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33、34页7的认识及练习七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7以内物体的个数,认识7表示的实际意义及序数7。
2.掌握1至7的顺序、大小、组成,会读会写7。
3.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掌握7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掌握7的组成。
教具准备:
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小棒、红、蓝色三角形卡片,鱼图印刷体,练习格
学具准备:
小棒、7个三角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从0数到6,再从6倒数到0。
2.对口令:
3.按小组报数,每组第一个学生报1,第二个学生报2……再请最后一个小朋友站起来回答:你报的是几?是本组的第几个小朋友?你组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二、新课教学
1.数数7。
①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小朋友在喂鸡)你们在家里会帮家长做事吗?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看图数一数有几只母鸡?几只公鸡?一共有几只鸡?能不能分两次说?(1只公鸡和6只母鸡,或左边3只鸡,右边4只鸡,或说成左边6只鸡,右边1只鸡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图里有7只鸡,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我们今天就学习"7"。
②板书7:教师领读数字7,然后让学生看教科书第33页主题图下面的印刷体数字"7"。问:"7"像什么?教师对回答得好的给予肯定,并说明"7"像镰刀,是一笔写成的。
③教师出示7根小棒,看谁数得好,让学生出声数。再让学生摆出7根小棒,教师巡视,好的及时给予表扬。
④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数量是7的人或物的例子,指2-4名学生说一说。
2.教学7以内数的顺序。
①出示计数器:请一名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6颗珠子,问:6颗珠子
再添上1颗是几颗珠子?6添上几就是7?教师再演示一遍,让学生再数一遍。
②出示写有0-6的直尺图
,指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a.直尺的起点是从哪边开始?用什么数字表示?
b.尺子一共有几段?(6段)。
c.从0-l是几段?
d.6前面有几个这样的一段?(6里面有6个一)
e.现在再添上一段,( )里应填上什么数?
f.那么从0-7有几个这样的一段呢?学生回答后,教师顺次指着刻度线上的数,学生顺次读"0、1、2、3、4、5、6、7"。
g.教师指着直尺图问:7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7比6多1,6比7少1,7的前面是6,6的后面是7。
h.学生独立填空:
0246
3.比较6和7的大小。
①出示点子图。(左边放6个,右边放1个)
问:左边几个点子?右边几个点子?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学生回答,老师在点子图下面分别写6和7)
问:6和7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6和7中间应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学生边回答边书空"<")教师在○中,填写"<"。
②交换两张6和7的点子图。
问:6和7比较,6小于7,那么7和6比较它们中间该用什么符号?学生边回答边书空。同时教师板书7<6,然后齐读6<7,7>6。
③引导学生观察,6<7,7>6,说明大于号或小于号的开口总是对着大数。
课间活动。
4.教学7的组成。
①让学生在桌面上摆出7个△,把它们分成两堆。问:你能分出几种不同的两堆?怎样分才能既不重复又不漏掉?教师巡视,分得好的给予表扬。
②指名说出不同的分法(说得对的教师给予表扬),教师再按顺序演示一遍,边演示边板书:
③问:看到这每一组,你还能想到另一组吗?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④练习7的组成。
a.齐读7的组成。
b.师生对口令,教师说"4",学生说"3"……
5.教学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①出示课本第34页的鱼图,教师按教科书上的要求分步让学生画○。
②教师总结:"7"表示7个的"7",也表示第7个的"7"
③做练习七第2题。先看第一行:问:□里应填什么数,并填写。再看第二行:让学生自己想该怎样填,集体订正。
6.指导书写数字7。
①教师在放大的'写字格里写一个"7",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写法,然后教师边演示边讲解?quot;7"是一笔写成的。
②引导学生书空1-2遍。
③在课本的练习格里描和写。
三、新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数字7,7的数法,认识了7以内的顺序、7的组成,还认识了7表示几个和第几个,还学了7的写法,这些内容,大家要很好地掌握。
四、课堂练习
1.拍掌填数
指一名学生填数,其他的学生拍掌。被指定的一名学生听到拍几下就填几。
2.数字排列游戏。
教师拿出两组0-7的8张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要求先按从大到小排列,然后再按从小到大排列,比赛结束后,拍掌鼓励,为得第1名的队拍7下掌,得第2名的队拍6下掌。
3.在练习册的写字格里写一行7,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4.自读7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