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摘录高中生(精选9篇)
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地找到所需信息,辅助研究。优秀的读书笔记摘录高中生是怎么写的?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读书笔记摘录高中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笔记摘录高中生 篇1
标题:《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今天,我深入阅读了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这部作品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在此,我想分享我的阅读体验和思考。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以阿富汗历史变迁为背景,以两个孩子的生活为主线的小说。通过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和转变,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明与黑暗,也看到了爱与背叛的交织。
阿米尔和哈桑是两个孩子,他们之间的友情是故事的情感线索。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和付出,让我深感震撼。然而,阿米尔为了自己的利益背叛了哈桑,这一行为无疑是他一生中的痛。这也使我反思了自己是否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做过类似的背叛。
这部小说还探讨了阿富汗的历史和文化。胡赛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的风土人情,使我仿佛身临其境。此外,小说中还涉及到种族、阶级、宗教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阿富汗和整个中亚地区都相当严峻。这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了这些社会问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阅读《追风筝的人》让我明白,我们都有过背叛和谎言,这是人性的弱点。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阿米尔在背叛后痛苦挣扎,最终找到了自我救赎的方式。这使我明白,即使我们犯了错,也有改正的机会。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努力弥补自己的错误。
此外,这部小说也让我思考了关于友情的本质。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让我深感震撼。我反思了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友情,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无私付出?同时,我也意识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坦诚和信任的基础上的。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友情,并努力维护它的纯洁性。
总的来说,《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深刻的小说,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弱点和错误,也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力量。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部小说,从中获得启示和力量。
读书笔记摘录高中生 篇2
牛虻主要讲述为19世纪意大利一位天主教牧师私生子亚瑟因知晓身世离家而走,受尽磨难,后回到家乡参加革命,最终因革命而死的故事。
初读此文,看到前文对书简介道,此书在苏联和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便觉印象深刻。
任何一本优秀作品的诞生,都深受当时环境的影响。作者艾捷尔·丽莲·伏尼契与许多当时俄、意革命团体交往甚密,又接触了许多如恩格斯等在内的革命人士。此书便是描述当时环境下革命者的作品,并被奉为经典。
我未对书中描述时期意大利乃至欧洲的社会环境进行深入了解,便就事论事的谈论一些所想。牛虻的生父蒙泰尼里是一位天主教的牧师(神父),当时的天主教牧师有终生不娶的誓言并有诸如此类的规定。所以当蒙泰尼里与亚瑟的母亲陷入感情并生下亚瑟时,心境也是诚惶诚恐并十分复杂的。一方面是教规所限,另一方面便则是人性的真实表达。但因为身份原因,其与亚瑟的生母便对亚瑟一向隐瞒亲生父亲的真实身份。但由于天性中父亲对子女的挚爱,亚瑟的母亲待亚瑟长大后叫其认蒙泰尼里为忏悔牧师,亚瑟成为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蒙泰尼里更是对亚瑟的关怀无微不至,当亚瑟成为当时意大利学生革命团队时,便日夜担心不已,生怕亚瑟遭遇不幸。
蒙泰尼里升任主教而发生调动,而亚瑟因参与学生革命而被当局关押惨受折磨后,书中对此段的描述的是天翻地覆的。亚瑟因当局设局误露其他团队成员信息,而被自我深爱的姑娘误会,同时得知自我真实的身世后,亚瑟作为一个少年,突然的变故颠覆了其长久以来构成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看到此刻,被深爱的女孩所误会固然难以理解。但蒙泰尼里作为亚瑟的生父及忏悔牧师,隐瞒身份确属无奈之举。
当时的环境决定了这一选择,在一个由天主教实际执政的环境下,蒙泰尼里违反誓言陷入感情无疑是世事难以理解的。而作为生父,字里行间处处溢出蒙泰尼里对于亚瑟真正的爱。自古忠孝两难全,这位父亲只是做了在当时背景下他认为对的选择。虽然他是一位天主教牧师,但他在用他的方式去尽一位人父应尽的职责。我们能够说蒙泰尼里背离天主教的誓言不是一位好牧师,但我认为他是在力所能及的做一位好父亲,即便这份父爱含着欺骗。
作者在此处表达如此激烈的情绪,我想主要是因为两点:一是为下文亚瑟成为一个彻底的反天主教统治的革命者做铺垫。二是,当时社会背景下人民对天主教的统治早已人怨沸腾,但敢怒不敢言。
亚瑟满含愤怒、被误解、被欺骗的情绪离开去了南美,他对天主教的虔诚被他一锤子砸个粉碎。而之后的亚瑟生活便是极尽悲惨。矿工、船内帮工、身体被烧火棍打的七零八落后的苟延残喘、成为坡脚的马戏团小丑,亚瑟遭遇的这些悲惨命运让人唏嘘,但没有被真正击倒的他却也变的坚强。这时让我想起柴静在看见内写的一句话,你无法想象底层社会的残酷。就如同一盏灯光,光亮边缘的黑暗之地无人关注,而那里发生的事情难以想象,异常是这些城市里正常上学、工作生活的人们。如果要说亚瑟有什么在支撑其对生活的坚持,那么我想应当有两点,一是对于蒙泰尼里作为父亲以及对詹玛作为爱人融入血液的本能的爱;二是对造成他悲惨生活的源头,天主教极度的恨。
当亚瑟再次回到意大利他熟知的人身边时,他已经成为一名有本事的坚定的革命者,但他也不愿再以真实面目示人,而是取名牛虻。反对天主教及反对蒙泰尼里便成为牛虻革命工作的核心。期间其再次遇见詹玛即此刻的波拉夫人以及成为主教的蒙泰尼里时,他的自尊让其不愿卸下头具,他内心深处人性跳动的火焰,让其许多时候变得扭曲,他遭受的磨难让其变得固执。
在此时的情景下,亚瑟的生父虽荣升主教,却无时无刻不沉浸在丧子之痛中。而亚瑟内心对蒙泰尼里的爱及对天主教的恨交织的复杂感情,也让其备受煎熬。虽他对詹玛的热爱还一如往常,但詹玛对于当年自我的所作所为备受自责,至今无法原谅。所以当作者继续往下描述时,我便觉得有些残忍及牵强了。所有人对亚瑟的爱还是那么浓烈,更如发酵的酒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厚重。
而牛虻却是因自身的种种遭遇无法释怀。我不反对牛虻作为一名革命者去舍身取义对抗天主教的严苛统治。但我反对的是,一个常年懊悔不已的父亲、一个多年深深自责的爱人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折磨吗?脱离的人性的表达是否是空中楼阁呢?
为表现革命者的坚毅而丢掉其应有的人性就是可取的吗?人性根植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片面的阐述一个事实而丢弃人性不做研究,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值得推敲的。即使是延安革命时期,也不会对情恋等人性方面的需求约束的过紧。此时表现出来的牛虻在我看来是一种自尊自卑共存,自私自利更多的人物形象。他忽略了亲人、爱人,一味的沉浸在自身的仇恨情绪之后。即便他明白了一切真相后也无法释怀,让人难以理解。他用自身的痛苦去惩罚爱他的人,让所有人与他一样痛苦。我并不明白这样来描述一个革命者对其的
形象塑造有怎样的好处。当其最终因革命而遭到枪决,他自身的痛苦已结束,但其对爱他自我的人造成的影响将长久的持续下去。我想为什么这本书在苏联、中国影响广泛,而不提欧洲、北美,可能是因为书中表述的这种脱离人性的革命情怀在不一样地区的认同感不一样吧。
文章作者为女性,对细节、环境的描述十分细腻生动,阅读时如身临其境,仿佛主人公屋内的花香都破书扑面而来,十分享受。同时牛虻应对磨难的那份坚韧是革命者值得赞扬的。可是我对本文的观点基于生活的环境。在中国现行环境下,我的这种无法设身处地的融入作品,而立足当下的思考自然是偏颇的。但这便是100个读者就有100个哈姆雷特的直观体现。
以上便是对牛虻一书有感,特此记录,以便日后回念。正如一日问友人,为何周杰伦此刻写的歌没有原先的老歌好听了?友人答,因为他写不出来了。对,他还是他,但随时光流逝心境已变。怕自我也是。
读书笔记摘录高中生 篇3
这是一本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书,讲述的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事,但简单的故事在没有任何华丽词藻的修饰下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深邃的哲理。朴实的语言中流露着真挚的感情。往往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抑或是陷入深深的思考。
作者余华为大陆先锋派小说代表人物,与叶兆言、苏童等人齐名。1960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因父母都为医生,所以他从事过五年牙医。后弃医从文,正因为他有过医生的经历,所以他的作品也像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俄残酷本质从虚假人道中剥离出来一样,而《活着》正是他众多代表作品中的经典之一。
本书以独特的写作特点,以第一人称的独特视角向读者展现了本书主人公福贵平凡而又坎坷的一生。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贫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回到家乡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子女,女儿不幸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一次次被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下老了的福贵和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是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思考的问题,也许大家的回答都是不一的,但作者却给出了一个统一的答案: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其意义,那么可以作为意义的只有活着本身。正如书中所写:人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作者将一个个希望展现给读者却又一次次无情的将其打破。这就是本书的一个特点,其实人生也正是如此。上帝就像一个精明的生意人,给你一份快乐就搭配几倍于快乐的苦难。所谓的幸福与生命存在的价值也在快乐与苦难不断交替中有所体现。
一个生命的消逝如同一颗流星的陨落,那么自然,自然的让我们害怕,但生老病死如同四季的变更,没有人能够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好好的活着,即使有多大的苦难,我们依然有存活下去的信念和勇气。
读书笔记摘录高中生 篇4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
近日,我阅读了《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这本书,书中提到了“幸福是一种心态、心境,幸福是一种享受、体验,幸福感存在于平凡、平淡和朴素之中。”读后让我对幸福和教师职业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作者十几年来的教学感悟,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反思,通过朴实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阳光、快乐、感恩的心”,也就是具备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没有书香做伴的人生是孤独的人生,没有书作伴的教育是苍白的”读后让我明白了书对我们教师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要博览群书,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掌握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掌握成功的育人之道,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同时阅读可以让我们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让思想永远活跃,与时俱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我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也要广泛地阅读。读书让教师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能站在更高的境界上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学。读书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
总之,《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这本书告诉我们:做一名教师是我们的职业选择,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们要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做,享受教育、享受生活、享受生命。这样我们就会变得更加快乐和从容。
读书笔记摘录高中生 篇5
书名:《细胞的生命旅程》
作者:罗伯特·赖曼
日期:2023年2月1日-2023年4月30日
笔记:
1.引言:
《细胞的生命旅程》是一本深入浅出地介绍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如何构成生命体的书籍。这本书从生命的起源讲起,逐步引导读者进入细胞世界,了解细胞的构成、功能以及生命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2.第一章:生命的起源
赖曼博士首先从生命的起源讲起,介绍了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的不同理论,如化学演化论和天体演化论。这一章让我重新审视了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让我意识到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第二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介绍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等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详细解释了这些组成部分如何协同工作,使细胞能够进行生命活动。
4.第三章:细胞如何生存
第三章主要讲述了细胞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作者通过讲述细胞如何应对压力、修复损伤以及调节自身代谢等,让我对细胞的生存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第四章:细胞如何构成生物体
第四章介绍了细胞如何构成生物体,讲述了生物体是由大量的细胞组成的。书中详细阐述了组织、器官等不同层次的生命体的形成和功能,让我对生物体的构造和运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6.结语:
阅读完《细胞的生命旅程》后,我深感对细胞的生命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内容深入浅出,让我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同时,它也提醒了我,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源于细胞的无数次演变和组合。
读书笔记摘录高中生 篇6
____题目:《简爱》高中生读书笔记____
《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经典小说。通过主角简·爱的生活经历,我们得以一窥当时社会中女性的生活、她们的追求以及她们的困境。
简·爱的生活经历充满了曲折和苦难。她从小寄人篱下,饱受欺凌。然而,她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反而坚定地追求自由和尊严。在桑菲尔德庄园,她遇到了庄园主人罗切斯特先生,他们的相遇与相知改变了她的生活。
在《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成功地塑造了简·爱这个角色。她不仅是一个聪明、坚韧、有尊严的女性,也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深情的人物。她的性格和经历体现了勃朗特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洞察。
勃朗特通过简·爱的人生故事,展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挑战。简·爱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她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揭示了勃朗特对性别不平等和阶级差异的关注。简·爱虽然是一个贫穷的、地位低下的女子,但她依然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简爱》不仅是一部描绘19世纪英国社会的小说,也是一部探讨女性地位、尊严和爱情的小说。它让我们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阅读《简爱》的过程中,我深深被勃朗特的写作风格所吸引。她的文字既细腻又生动,她的故事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不仅了解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也学会了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读书笔记摘录高中生 篇7
题目:《追风筝的人》-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
背景:这本书讲述的是阿富汗的故事,一个富家少年和他的朋友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如何面对背叛的故事。
好词:
1.细腻的-描述细致、精确的词语,用于描述事物或人的特征。例如,“细腻的丝绸般的质感”或“细腻的线条”。
2.怪癖的-描述人的行为或性格与其他人不同或特别。例如,“他的怪癖的行为让人们对他敬而远之”或“他是个怪癖的人,总是穿着不同寻常的衣服”。
3.稀罕的-表示少见的,罕见的。例如,“稀罕的事情”或“稀罕的景象”。
佳句:
1.“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表达了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和友谊,也象征着他们的童年友谊。
2.哈桑的每一次目光接触都似乎在诉说一个故事,而每一次阿米尔的目光躲闪都表明他在说谎。这不仅展示了哈桑的智慧,也突出了阿米尔的虚伪。
我的感想: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深入探讨人性、友谊、背叛和赎罪的作品。虽然故事背景是阿富汗,但它的主题和情感是普世的。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和无私的爱,以及阿米尔的自我救赎,都深深地触动了我。这本书让我思考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以及背叛如何影响人们的生命。我为哈桑的无私奉献感到敬佩,也为阿米尔的成长和改变感到欣慰。虽然故事以悲剧开始,但最终它带给我们的却是希望和力量。
读书笔记摘录高中生 篇8
当第一眼进入此书开始阅读时,虽不懂文字串联所表达的意思,但是语言的优美已深深吸引了我。牛虻,这个理想与追求的化身,没有人可以否认你的传奇。
故事一开始是发生在比萨神学院。书中描写道:他身体十分单薄,常常的眉,薄薄的唇纤细的手足,身上的没一个地方都过于精细,过于弱不禁风,看上去不像三十年代的英国中产阶级青年,倒像是十六世纪肖像画中的意大利人,如若让他安静地坐在那里别人一定误会以为他是一个身着男装的妩媚动人的女孩而不是男孩,但是就在他走动的时候,那轻盈敏捷的体态又使人想象到一只被驯服的,没有了利爪,失去野性的豹子,大概没有人会想到,那个曾经的俊美少年会变成最后这“丑陋”的模样,然而我想,这就是作者伏尼契最成功的地方。《牛虻》之所以能令人心弦激动,就是因为在牛虻的身上,集中了许多方面的“冲突”之故。这就应验了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说过一句名言:“没有冲突,就没有悲剧。”
这“冲突”或者是政治信仰的冲突,或者是爱情与理想的冲突,而由于这些不能调和的冲突,就爆发了惊心动魄的悲剧。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当他进入比萨宾查大学以后,神父即比萨神学院长蒙泰尼里常常给他讲解哲学,并且和他一起读书、学习,他们相互信任、尊重,亚瑟非常崇敬蒙太尼里神甫的渊博学识,把他当作良师慈父,以一片赤诚之心回报蒙太尼里对自己的关怀。
蒙泰尼里是看着自己的儿子死去的,是他亲手杀死了他,是他,在上帝和儿子之间,毅然选择了虚假的慈悲的上帝,而放弃了自己那么可怜又那么需要爱的儿子。作为伟大的红衣主教,选择上帝是理所当然的,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他注定是慈悲的,他注定可以接受所有人的忏悔,而他能做的,也仅仅是接受忏悔而已。他并不能为人们做什么,他救不了蒙泰尼里,更救不了亚瑟。可是蒙泰尼里不懂,一直都不懂,他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子,是多么得不公平,可是他却不了解,他被上帝所迷惑,他的心里只有那个空洞的上帝。
在牛虻死后,神甫也被这对与错所纠缠,他痛苦,他无奈,最终,伟大的红衣主教还是疯了,还是死了,死在痛苦交加中。上帝不是慈悲的,上帝没有因为他的忠诚而对他忠诚。他是以这样一个丑陋的姿态,结束了一生。那么,蒙太尼里,你有醒悟吗?当你必须面对天堂抑或地狱里的那个上帝时,他又会说什么,你还爱上帝吗?还坚持自己的信仰吗?你会后悔,一定会。你用儿子换了上帝,所以你永远也找不到自己心爱的儿子了……这是无可避免的冲突,无可奈何的宿命,父亲与儿子,这对本来应该站在一起的至亲,却不得不刀枪相向,在生与死中选择,但是无论选择哪一边,都是悲伤的结局,都是无可挽回的境地。
作品在围绕这这个大冲突中,还穿插着很多小冲突,比如牛虻和他的爱人琼玛之间,那更是包含著错综复杂的矛盾,琼玛以为他是告密者,一个巴掌把他从意大利打到了南美,多少年的苦难,他全忍了下来,终于,他又回到了意大利,他又见到了琼玛,他们相爱,却得不到永远。他死了,她哭了,他痛苦的所有时间,她也痛苦着。而正当她知道他还活着,她可以释然,她可以渐渐忘记自己曾经的错误时,他又一次活生生地死在了她的面前。除此之外,牛虻和琼玛之间还有政治的误会,有爱情的妒忌,有吉普赛女郎的插入,有琼玛另一个追求者的失望等待等等。但是,正是因为着重重的矛盾,这一波一波的冲突,全都在在牛虻的身上集中,所以这个悲剧就更加的悲怆,更加的易于产生共鸣,让人感受的更加真切。
我想,最震撼的应该是最后牛虻留给爱人琼玛的遗言吧,那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不管我是活着还是已化作亡灵回城,更觉自负。
读书笔记摘录高中生 篇9
如何在现实中开始一段迷幻的旅行,我想阅读是最好的方法。年少的我,经过阅读《海底两万里》这部极具科幻艺术的小说,从一个方面讲,就是经历了一场壮美、勇敢的旅行。从自我陌生的地方——海洋,开始的一段充满想象的旅行。如今自我已经摆脱了过往的稚气,可是偶有时间,还是会回味一下这本充满奇幻的小说。在回味的同时,依旧能感受到那种奇幻的美丽。
十分佩服的是他们都不自私自利,我佩服阿龙纳斯教授的乐观向上精神;佩服教授的仆人康塞尔对主子的忠心耿耿与无私精神;佩服尼摩船长的勇气,和他那见到朋友有危险的时候就会奋不顾身的去营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者还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我推向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刻画交替出现。读书引人入胜,欲罢不能。这的确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
“鹦鹉螺”号艇长尼摩又是个身世不明之人,他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凡此种.种,都给小说增加了一层神秘色彩。既是小说,人物当然是虚构的,作家给“鹦鹉螺”号艇长取的拉丁文名字,更明白无误地指出了这一点——“尼摩”,在拉丁文里是子虚乌有的意思。但这并没有妨碍作者把他描述成一个有血有肉、让读者觉得可信的人物尼摩船长的热于创造、遇事镇冷、遇到困难不屈服的精神是值得我去学习的,可是他那种要与世隔绝的思想,我想我们都不能去学,可是假如尼摩船长不于陆地隔离的话,说不定一些海底奥秘就会有答案,我必须要像尼摩船长的优点学习,说不定将来我也能造一些令人震惊的东西。
此刻像尼摩船长遇事冷静,敢于建造、发明的人越来越少,一些富翁游手好闲,有的竟骗取国家财产……他们万万没有意识到自我能够创造一样东西,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一点别人不能做到的好事。像尼摩船长遇事冷静,阿尤纳斯教授乐于探索,康塞尔的忠实,尼得的勇敢都是我们该学习的。
《海底两万里》确实是一本经典名著,而在现代,却很少见到这样的经典的名著,那些浮华的东西倒是很多,真是可惜得很!来吧,让我们一齐去探索,一同走进《海底两万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