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做对您最有帮助的总结网!总结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范文 >  班主任总结范文 > 内容页

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与总结

第一篇: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与总结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管理

我校自改建以来,始终重视校园绿化及品味建设,尤其对校园绿化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由总务主任负责指导检查工作,加强管理。切实保障绿化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力求校园绿化尽善尽美。

二、加强校园绿化,美化校园景观

我校改建时就进行了绿化布局,地面有草坪、绿化带、长廊有紫藤,使整个校园春有碧草、夏有鲜花、秋有硕果、冬有绿叶,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今年我校还将调整绿化布局,查漏补缺,增添花草树木,使校园充满勃勃生机,处处春意盎然!

三、加强常规教育,强化绿化意识。

我校常规教育之一就是教育学生爱护花草,不践踏草坪,不折损花草,常浇水、多施肥。每年植树节我校都要在全校范围开展全民爱苗护绿活动,意在号召全体师生爱护花草,珍爱绿色,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我校还积极利用国旗下演讲、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树立爱护花草、珍爱绿色的意识,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绿化的校园氛围。我校将新学期开学第二周定为校园绿化宣传周,将三月的第二周确定为校园绿化活动周,加大绿化宣传及活动力度,使绿化意识深入人心、落实在行动上,力求做到校园人人爱绿化、处处有绿色,步步有景观。

四、加强绿化养护管理,措施到位。

学校每年投入5万元资金,用于绿化维护与保养工作。具体绿化工作如下:

1、2-3月对校园现有的花草树木进行一次修剪,剔除病、死、枯、树枝,把死了的花草树木补栽上。

2、4月把基建牵设到的花草树木移栽好,并给所有的花草树木施一次肥。

3、5-6月对校园所有的花草树木进行一次病虫害防治。

4、7-10月对校园所有花草树木进行正常的维护和养护,并在9月份对所有花草树木进行第二次病虫害防治。

5、11月再对校园所有的花草树木施一次肥。

6、12月对校园所有花草树木进行剪枝修整,做好花草树木的安全越冬工作。

第二篇: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与总结

一、狠抓健康知识教育

确保了每周每班1课时的健康教育课,开课率为100。做到了有教师、有课本、有计划、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总结。健康课是传授健康知识的基础阵地,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教育,教师做到了在欢快的气氛中让学生自觉地接受知识,从而建立了健康的理念,增强了健康是有生命、有活力体现的意识。

另外,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全体师生进行健康知识讲座,进行指导,根据季节变化给学生讲一些流行病的预防和治疗的知识。

二、加强健康教育课的管理

1、教材和教具学校使用的教材是体育与健康课文深度和文字质量符合教学规律的三项基本要求。

2、教学计划学校有健康教育实施方案,每个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完整的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并做到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计划的一致性。

3、教案教师备课有课时、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具、教学内容及授课过程、教学小结等八项主要内容。要求备课教师做到无概念错误,教案整洁、简练。授课中切实按计划上课。

三、学校硬件设施情况

每间教室黑板达标,并装配了四至六盏日光灯。厕所每天清扫、定期消毒;

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消毒。

四、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

知识教育是基础,让学生建立健康的卫生行为是关键。各班班主任时常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勤洗手,饭后嗽口等卫生习惯。学校健康课教师还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时间,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大多数学生做到了头发、指甲整洁,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干净整齐,班主任对此项工作有记录、有评价。

班主任及心理保健教师经常与学生谈心,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五、大力营造宣传、舆论氛围

学校宣传栏定期开辟了健康园,内容形式不限,宣传一些健康小知识、常见病的预防等有益的内容。班级每期板报都有卫生角专栏。校园广播站设有专门的健康知识专栏每天按时播音,开学不久学校给学生发了多封致家长一封信,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鼓励家长给孩子打疫苗等,学校定期组织健康教育知识竞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健康意识大大提高。

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与国家的兴衰以及他们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健康是每个人生存、文明生活、高效率学习与工作的基本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确保了青少年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同时为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生活质量增添了无穷乐趣。学校把体育健康课教学做为重点,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1、上好课间操。

坚持每天课间按时上操,严格要求学生的做操程序和动作质量。由体育教师领导,班主任跟班,使学校的做操合格率达到90。

2、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

为提高学校的体育竞技水平和学生体育专项能力,学校定期举行校级各种小型体育比赛,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常规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利用校宣传栏,学生卫生小报、黑板报、广播站等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身体保健”、“环境美化”、等内容的宣传。以“我爱美丽的校园”、“为校园整洁弯弯腰”、“争当环保小卫士”等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学校利用值周教师监督纪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按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使学校的室内、外卫生十分洁净,各班卫生环境保持较好,地面、墙壁、操场无纸屑、无污渍,室内物品摆放整齐、窗户明亮,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三篇: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与总结

公司档案,是指公司从事经营、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公司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公司档案分为受控档案和非受控档案。为加强本公司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作用,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护及利用档案,为公司发展服务,特制定本计划。计划如下:

一、文件材料的收集管理

1、公司指定专人负责文件材料的管理。

2、文件材料的收集由各部门或经办人员负责整理,交总经理审阅后归档。

3、一项工作由几个部门参与办理的,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由主办部门或人员收集,交行政部备案。会议文件由行政部收集。

二、归档范围

1、重要的会议材料,包括会议的通知、报告、决议、总结、典型发言、会议记录等。

2、本公司对外的正式发文与有关单位来往的文书。

3、本公司的各种工作计划、总结、报告、请示、批复、会议记录、统计报表及简报。

4、本公司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书等文件材料。

5、本公司职工的个人档案、劳动合同、工资、福利方面的文件材料。

6、本公司的大事记及反映本公司重要活动的剪报、照片、录音、录像等。

三、归档要求

1、档案质量总的要求是: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的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2、归档的文件材料种数、份数以及每份文件的页数均应齐全完整。

3、在归档的文件材料中,应将每份文件的正件与附件、印件与定稿、请示与批复、转发文件与原件,分别立在一起,不得分开,文电应合一归档。

4、不同年度的文件一般不得放在一起立卷;跨年度的总结放在针对的最后一年立卷;跨年度的会议文件放在会议开幕年。

5、档案文件材料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排列,密不可分的文件材料应依序排列在一起,即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其它文件材料依其形成规律或特点,应保持文件之间的密切联系并进行系统的排列。

6、案卷封面,应逐项按规定用钢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晰。

四、档案管理人员职责

1、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等工作。

2、按照归档范围、要求,将文件材料按时归档。

3、工作人员应当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努力维护公司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4、公文承办部门或承办人员应保证经办文件的系统完整(公文上的各种附件一律不准抽存)。

5、结案后及时归档。工作变动或因故离职时应将经办的文件材料向接办人员交接清楚,不得擅自带走或销毁。

五、档案的利用

1、公司档案借阅。

2、档案借阅的最长期限为一周;对借出档案,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催还,发现损坏、丢失或逾期未还,应写出书面报告,报总经理处理。

3、公司档案只有公司内部人员可以复制,复制者都要填写《机密文件复制单》,报主管人员批准后,方可复制。其中非受控文档的借阅要由部门经理签字批准;受控文档的借阅要由总经理签字批准。

4、必须严格保密,不准泄露档案材料内容,如发现遗失必须及时汇报,追究当事人责任。

5、不准拆卷及任意抽、换卷内文件或剪贴涂改其字句等;不得任意摘抄或复制案卷内容,如确有需要,必须经总经理批准才能摘抄或复制。

6、必须爱护档案,保持整洁,不准在档案材料中写字、划线或作记号等。

7、不准转借,必须专人专用。

8、用毕按时归还,如需延长借阅时间,必须通知档案管理人员另行办理续借手续。

六、档案销毁管理

1、对已失效的档案,由档案管理员登记造册,经相关领导共同鉴定,报总经理批准后,按规定销毁。

2、经批准销毁的档案,可单独存放半年,经验证确无保留价值时,再行销毁,以免误毁。

3、销毁文件必须在指定地点进行,并指派专人监销,文件销毁后,监销人应在销毁注册上签字。

第四篇: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与总结

一、实验室工作的指导思想

应贯彻两个原则:一是大力配合学科老师开展实验教学,二是开展实验创新工作。以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理念,对待实验教学,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本学期在学校现有的教学技术设备条件下,协助各学科教师开足开全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探究性实验和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实验,同时及时补充实验器材,确保新教材中新增实验的顺利开设。实验员要钻研教材,领会教材变化的精神,迅速熟练新增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同时做好实验室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二、实验室建设和经费保障

本学期主要解决:添置一些理、化、生常用的缺损仪器和药品,以确保实验正常开展。同时适当对实验室进行改造,搞好高标准物理、生物实验室的装备的准备工作,配合搞好两室的装备。以确保跟上新的教学改革方向,从而为创建涟源市合格学校实验室打好基础。

三、实验室管理

1、严格使用"四表"、"三册"、"一日志"。

四表:"学生实验情况记载表"、"仪器报损登记表"、"仪器、药品入库清单"和"实验通知单"。

三册:"固定资产帐册"、"实验教学仪器登记册"、"低值易耗品登记册",做到帐帐、帐物相符。

一日志:实验室日志。

2、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制度

⑴购置仪器、药品要先行申请,由主管领导审阅后报校长室审批后再购置,入库要验收,同时填写入库清单。仪器原则不外借,若借出要由主管教导或校长同意后才能,并要及时追回。

⑵加强安全制度。药品、仪器橱要上锁,化学危险品橱要实行双人双锁保管,防盗门要早开晚锁,理、化、生实验室的灭火器、沙桶要定期检查、补充。实验室通风换气设备应保持经常运转。

⑶仪器、药品存放制度。做到分类存放,定橱定位。每口橱上应挂有"仪器登记卡"并逐年修正。分组实验所用仪器药品一律应实验员发放,实验结束,及时清洗、整理、归放。

⑷认真执行仪器保养,维修制度,并自制一些教具。仪器要做到常清点,常保养,常维修,保证抽查准确,随取随用。

⑸继续做好技术资料的档案工作。根据市教委技术装备室重新下达的实验室技术资料档案要求,结合创建省重点中学要求,及时调整部署对仪器说明书,仪器材料的购置计划,学生实验记录,实验通知单等应保存的资料认真收集,及时归档。

四、实验教学

理、化、生各任课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提前1-2天开出实验通知单,或在特殊情况下,提前通知实验员但在实验后要及时补填实验通知单,实验员根据通知单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做到准、净、齐和及时,确保实验一次成功。对有些实验,实验员应事先亲自试验,若有改进的实验或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的,要向教师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万无一失。

对学生分组实验,任课教师必须在实验前把实验报告册发给学生进行预习准备,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员要协同教师随堂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实验结束,让学生填写好"学生实验情况记载表",对有报损的仪器还须填写"仪器报损登记表",任课教师也要签上姓名和处理意见,然后有实验员签上处理意见后报上一级领导审批。同时指示学生把废液放入"废液桶",课后实验员及时处理。

第五篇: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与总结

20_年,_街道将继续健全规范、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加强预测预警,全面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水平。

(一)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一是在实现人员、设施、办公场所三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办公经费。加强对应急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管理队伍。二是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要求,抓好应急专业队伍建设。三是积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配足配齐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

(二)建立健全应急信息报告制度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联动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信息报告制度,充分发挥电话、传真、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介的作用,确保做到信息报送快速、真实、准确;加强信息报告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应急处置和应急管理中的信息传送、宣传教育作用。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中应急响应启动级别,准确无误地启动应急响应,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及时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三)继续完善应急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探索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考评制度,逐步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科学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监督检查机制,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进一步分解落实应急管理任务和责任,切实做好重点危险源应急防范工作。

(四)加强应急宣传培训。一是深化应急管理“进社区、进村、进企业、进学校”工作和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立足于自我防范,更好发挥管理预防、处置抢险的作用。二是继续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学习、教育,充分利用网站、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适时组织街道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演习和训练,提高街道干部职工参与应急管理能力和自救能力。三是加强应急知识培训,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应急管理人员和处置人员培训班,提高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